您好,欢迎来到仪征市中医院!
  今天是 
正在加载

 
江苏省名中医 | 仪征市中医院孙浩——春蚕近老丝尤吐,蜡炬将残焰尚明

来源:仪征市中医院 时间:2020-11-20
 

“孙浩,这位著名的中医学者,在风雨春秋几十度的人生历程中,养就了一身浩然正气。他对中医事业孜孜以求,奋力进取,对广大患者倾注着无私的关爱,写下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‘精’和‘神’的壮丽诗篇”。这一段是上个世纪一位作者的文稿,即使在今天看来,这段文字依然是对孙浩人生轨迹的最好的概括。

在仪征,孙浩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,即便是在扬州,乃至江淮大地,也名声远播。他出身于中医世家,为仪征的中医儿科“臣”字门第五代传人,自幼随父孙谨臣学医,18岁便悬壶于市,以后又一直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,可以说孙浩在在职期间为仪征的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
老而弥坚,不坠青云之志,勿失赤子之心。在退休以后,他依旧“不用扬鞭自奋蹄”,仍然热心于社会活动,为广大患者义诊,坚持撰写中医论文,继续书写着生命中的华彩乐段!

孙浩说:“一个医生,不能光想着个人利益,只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,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医生。”自18岁学医背“汤头歌”起,孙浩不断理解“汤头歌”的医理,也深刻领悟到其中的医道:医生的天职就是为病人治病疗伤,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,不是好医生。

抱着这样的信念,1994年孙浩从市中医院退休时,谢绝了担任该院名誉院长的邀请,他认为:这样既可以让年轻的同志们放开手脚搞好行政管理,也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。至于退休以后的生活怎么安排?孙浩有着自己的打算。作为一个从事几十年医疗临床工作的老中医,他要继续给患者看病,于是,他便在自己的客厅里办起了门诊。门诊一开,患者云集,一早一晚,午后中前,可以说是络绎不绝。孙浩明确宣布:看病不收钱,纯粹是义诊。这样,每天都有二、三十人登门。孙浩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。病者为什么找孙浩看病?自然不是因为他不要钱,而是因为他医疗诊断水平高,给患者看好了病。自然消息一传开,来的人也便多起来了。有病人说,我希望你收钱,你总是一分钱不收,我再来找你看病,就不好意思了。孙浩说:我是不要钱,又不是你不给钱,不要不好意思。就这样,许多年过去了。孙浩,作为一代名医,在退休以后,以自己的“知足常乐”的美好心态为患者排除了病痛,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境界,展示了他这几十年来淡泊名利的一贯追求!

孙浩退休以后,就有人劝他自己立个门户,那是个赚钱的买卖;也有人说,我们只要你一个名字,一个品牌,保证你收入不菲。可孙浩对这些“诱惑”,或者“相劝”却漠然视之。在他看来,“医乃仁术”,与赚钱实在相去甚远!其实他如果想要赚钱,也很容易,在家里给患者看病,每人以10元计算,二十年的时间,那是多少钱?但是,他淡泊于名利,更不看重金钱,乐于做个精神的百万富翁。他还引经据典地说:小时候读《增广贤文》,其中有句云“金钱如粪土,仁义值千金”。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呵!我们不应该忘记!

为了支持中医院工作,为了满足社会上更多患者的需求,孙浩又一次克服身患高血压、心脏病的诸多困难,开设半天中医儿科专家门诊。为了照顾他的身体,院部规定一天只挂十个号。这十个号,又怎么能解决广大患者的需求呢?有人为了能争取到孙浩给他看病,天不亮就来排队,有的睡在雨棚里等上半宿,有的早早地候在门诊室里。虽然只有十个门诊号,可是实际上每天还是把当天来的患者全部看完。早晨7:45上班,坐在门诊坚持把患者看完,这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,是个不轻的负担,但孙浩为了患者,总是一次次战胜体力不支的种种困难!   作为中医儿科“臣”字门第五代传人,孙浩从医70多年来,一直潜心研究医学,结合临床研究和运用外治法,结合临床治疗经验,整理撰写了大量的论文资料。结合临床研究和运用外治法,创新辨证运用“二子散敷脐治汗证”、“芦荟外用止血”、“覆脐止泻散外治小儿腹泻”、“恬静(散)治疗儿童多动症”、“统血消癍汤(散)治疗小儿慢性紫癜”等方剂,有的在国内属首创。臣字门儿科独特的治疗方法,孙浩通过学术论文,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,并被广泛运用,受到全国儿科界同道的称道,也扩大了臣字门儿科的影响力。

2011年,以孙浩为代表性传承人的“臣字门儿科术”,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2008年、2012年,孙浩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四批、第五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,并批准建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浩学术继承工作室。孙浩2009年被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,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“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”,为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药人才,研究、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发挥了巨大贡献。2015年,孙浩被江苏省医师协会、江苏省医学会授予“医师终身荣誉奖”,2016年又被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、江苏省中医药局确定为江苏省“国医名师”。

孙浩说:我是一个中医,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是我应尽的责任。我虽然体力渐衰,但我愿意与与中医院的全体同志同心同德,善始善终地为我市的中医药事业竭尽绵力。做到春蚕近老丝尤吐,蜡炬将残焰尚明!

孙浩,这位当代的中医名手,他以一个优秀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,他以精湛的医技、医德造福仪城百姓;他更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亮节高风,为今日美丽真州写下一页充满浩然正气的诗篇!

   

版权所有:仪征市中医院

地址:仪征市沿山河路899号

苏ICP备2024141059号-1

苏公网安备3210810201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