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仪征市中医院!
  今天是 
正在加载

 
我们身边的名中医 | 仪征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—张恩树

来源:仪征市中医院 时间:2020-12-01
 

他从医50余年,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患者;他在治疗脾胃病方面,提出“中焦如衡、非平不安;气机和畅、无事更迁”的创新思路,他采用“理气宽中汤”治疗慢性胃炎,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,《江苏中医药杂志》曾报导。

张恩树,男,1944年5月出生。江苏仪征人,主任中医师,曾任仪征市老年科协副理事长、仪征市医学会理事、仪征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等职。

2016年被扬州市卫生局、人社局评为扬州市名中医;2016年11月被扬州市组织部人才办公室评为扬州名师工作室学术带头人;2017年被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扬州名医“然”字门内科学术代表性传人;曾担任扬州市仪征市中医院脾胃病学科带头人。

从医50余年,他孜孜不倦学习中医书籍,撰写文章,积累经验, 他一生得到五位名师指点,五十余年前,曾得到名老中医余汇川老先生指教,使他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得到领悟。

第二位老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弼臣教授,他与刘弼臣亦师亦友,保持通信联系三十余年,使他的理论得到升华,提高创作能力。先后发表论文五十余篇,他著作《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》,刘弼臣亲自为该书作序。

第三位老师是任达然主任,跟任老学到了辨证施治、用药精炼。任老到北京等地为中央、省部级领导人诊病,任老都带张恩树去,使他学到很多知识。任老治学严谨,一生谦虚,为人公正。提出“谦受益、满招损”、“用药不可过头、恰到好处”,这些教诲,他都牢记在心,至今几十年过去,仍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

在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期间,多次聆听周仲英教授、徐景藩教授演讲。如周教授治疗冠心病除活血化瘀外,还提出益气,因为气为血之帅,气行则血行。对提高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的裨益。

徐景藩教授于1977年6月—12月,与穆科长、周福贻、盛灿若等11人,到张恩树家乡巡回医疗,门诊时,他帮助徐教授抄方;下乡出诊,他总为徐教授带路。几个月,建立了一定的师生感情。朴席地区地处长江之滨,湿邪较重,徐教授对于湿邪的治疗,根据不同的病因,提出“清化湿热、温化寒湿、健脾祛湿、祛暑化湿”等治疗湿邪的方法。后来徐景藩教授下乡巡回医疗治疗湿邪的经验整理成文,在《中医杂志》发表,使他获益匪浅。

张恩树博采众长,在治疗温病上主张坚持辛凉用药。温病后期,他提出“刻刻顾其津液,留得一分津液,便有一分生机”的观点。

在治疗脾胃病方面,他提出“中焦如衡、非平不安、注重润与燥、辨别寒与热、把握虚与实的关系,使中原砥定,无事更迁”,所创“理气宽中汤”治疗慢性胃炎500多例有效果,曾被《江苏中医杂志》报导。

他临床上认真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,分清八纲。研究、治疗脾胃病、温热病,取得良好疗效。

对于肠化生,他在复方中常加莪术、石打穿等药,效果明显。对于麻疹并发肺炎,他用辛凉清肺、止咳平喘名方麻杏石甘汤化裁,使患者化险为夷,恙入坦途。

治疗肺癌,他提出16字治则:“养阴清肺、化痰止咳、健脾和胃、解毒抗癌”。这一治则的提出,医界并不多见。经他治疗的肺癌患者存活率延长,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,大有人在。

科研方面,他治疗支气管扩张咳血,用泻白化血汤治疗;治疗肝火犯肺用泻白散加黛蛤散治疗,效果明显。有待于科研开发,此述诸病,临床较为常见,运用后治疗效果较好,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效益,使患者早日康复,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。《北京中医》、《中国中医药报》曾多次报导。

根据扬州市卫健委要求,张恩树同志开展专科建设,传承创新,成为仪征市中医院、扬州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老师、扬州名师工作室老师、师带徒老师。目前,传、帮、带学生共计11人,使薪火相传,让中医药后继有人。

他始终牢记习总书记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教导,坚持每周5次上医院出诊,传、帮、带学生,定期下乡巡回医疗。把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中医药事业,为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不懈努力。

   

版权所有:仪征市中医院

地址:仪征市沿山河路899号

苏ICP备2024141059号-1

苏公网安备321081020100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