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,华夏大地粽子飘香,遍插蒲艾,龙舟竞渡,各种民俗纪念活动也将在全国各地展开。如今,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,端午节就是“粽子节”,或者大家都认为端午节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。仪征市中医院张恩树主任中医师告诉大家,其实,端午节的原本意义是:驱邪避毒,护佑生命。
端午节各地常进行赛龙舟的活动,大家认为赛龙舟都是纪念屈原的,其实赛龙舟原本是一项“祈祷”活动。早在先秦时期,五月就被视为“恶月”。《礼记·月令》云:“是月夜,日长至,阴阳争,死生分。”意思是说,五月处于仲夏时节,白昼越来越长,是大自然阴阳相争最为激烈的时候。此时,人体“阴平阳秘”的状态容易被打乱而进入疾病高发期。端午节一般在小满至夏至节气之间,此时空气的湿度越来越大,南方即将进入梅雨季,湿热的环境,滋生蚊虫,瘟疫也很容易流行,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。
同时,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,“阴阳和合万物生”“孤阳不生,独阴不长”。万事万物中的两种事物,凡一阴一阳者,更和谐均衡;均为阴或均为阳者,这不和谐、不均衡。五月五日的月和日都是单数,均属阳性,同性相斥,象征冲突与不和谐。所以,与正月初一春节、三月三上世界和七月七日七夕节、九月九日重阳节一样,端午的原本意义是“恶日”,是清洁身体、祓除秽气、躲避瘟灾的日子。
古人应对外界事物的知识和能力有限,为趋利避害,借助巫术和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获得心理安慰,是最为现实的举动。于是,就有了在“恶月恶日”的五月五日举行赛龙舟的活动,以求得平安健康。赛龙舟又称“龙舟竞渡”,龙舟的原型是“送瘟船”,人们希望通过竞渡、通过“送船”把瘟疫送走、把疾病送走、把灾难送走。为了驱疫避邪,除了划船竞赛外,人们还用纸船装载用纸做的鬼神送到远处焚烧,以期驭鬼避邪。所以,赛龙舟是一种实践行为,一种仪式行为,一种象征行为:送走瘟疫,送走灾祸。
对付“恶月”“恶日”,积极的方法就是“以毒攻毒”,《夏小正》所说“此日蓄采众药,以蠲除毒气”。古人认为,午日午时,太阳最烈,这时百草都是药,这时采的药疗效最好。于是,又引申出了端午采百药、踏百草、斗百草等活动。在端午节的“正午”外出采药,其意为借助太阳物理功效、信仰及其与太阳有关的巫术行为,最大限度地发挥草药的药性,从而更好地强化端午节呵护生命的特殊功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