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化落实疫情防控“新十条”以来,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。面临新形势、新挑战,仪征市中医院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因时因势完善机制、优化举措,全院“一盘棋”,上下“一条心”,倾全院之力保障医疗救治,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。
强化党建引领,展现担当作为

面对高强度的医疗救治工作,医院党委科学决策,统筹部署,以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为目标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号召党员职工在保重身体的同时,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,真正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、顶得上、战得胜。
医院党委成立新冠救治工作专项领导小组,多次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会议,安排部署好新形势下的医疗救治工作。医院领导班子将责任扛在肩上,把患者放在心中,多次深入急诊科、肺病科、脑病科等重点区域,了解科室运行情况及患者、家属生活保障情况,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工作、生活状况,协调解决一线面临的实际问题。
坚持应收尽收,集中力量救治

目前正值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峰期,医院急诊量与住院量大幅度增加。中医院以“全院一盘棋”应对非常时期的医疗重任,打破内外科界限,在内科病区全部收治满员的情况下,在外科系统病区增设肺病二科与急诊二科收治住院患者,做到“应收尽收,应治尽治”,有效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。
为确保医疗质量及安全,医院建立新冠患者多学科会诊机制,选派富有经验的内科系统中医专家成立专项救治组,负责全院重型、危重型新冠患者的会诊,内科医师牵头指导外科、妇科、骨伤科、针灸推拿科等科室医师收治轻症患者,并采用中医中药手法帮助患者尽快康复。
恪尽医者职责,坚守工作岗位
脑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有着脑出血、中风、偏瘫等基础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,这不仅增加了救治工作的难度,同时对病人的护理也是一项挑战。面对着不定时的突发状况、抢救、各项紧急处置.......大家的工作量是以往的两三倍之多,却无一人抱怨,无一人退缩。“在感染高发期时,科室人手紧缺,大家都是主动留在科室,白班连着夜班连轴干,大家都很辛苦,真的很辛苦!”脑病科主任王其兵说道。
第一天收治患者12名,第二天收治患者22名,第三天科室内47名床位全部收治满员。为了缓解肺病科救治压力,医院火速成立了肺病二科收治病人。孙玲玲也毅然扛起大旗,将重担揽到自己身上来,拖着疲累的身躯,带领肺病二科医护人员满负荷运转,选择成为一群“不回家的人”。
“精准医疗,影像先行”,胸部影像表现是新冠病毒感染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,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提供了准确的信息。医院放射科也迎来了检查就诊高潮,平均每天就有近180人。面对门外排成长队的患者,放射科赵成方主任带领科室火力全开、加班加点,无间歇开放科室所有机房,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。
50多个收治在床的病人,让八病区护士们工作变得争分夺秒。她们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,忙到步履不停,连吃饭都没有时间。但大家都在相互鼓励,彼此打气,干得也都很有劲。
左手输液,右手写病历的褚华健医师;高烧不退、浑身疼痛仍坚持带病值班的护士陈庭雨;遵循医院调配支援肺病科,认真研学书写内科病历的蒋梅森医师;家有二宝,却忙于收治病人没法照顾孩子的杨孟其医师.......医院内还有许多医护人员在默默忙碌着,他们每个人都如星辰,微小但释放着自己的光芒,交织成灿烂的星河。
推出中药方剂,发挥特色优势
疫情以来,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医院结合本地气候及人群证候特点,充分发挥中医药“未病先防,已病防变”中的独特优势,推出中药预防方、清肺排毒汤、辟秽香囊、孙浩工作室清热解毒外洗方等中药方剂面向全院及社会范围推广。
我院分别于院内外开设2处“中医防疫便民服务站”,并安排专职人员提供咨询、问诊、开方及取药等一站式服务,其简便快捷性备受市民朋友好评。
为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用药需求,医院中药房加班加点抓配中药,煎药室机器轰鸣不断煎制中药。自12月以来,已陆续配制了20000余袋中药。
全院通力配合,强化保障服务
医院各科室全力以赴,通力合作,保障临床各项工作平稳运行。
设备科严阵以待,以便第一时间向临床一线补充无创呼吸机、监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。
药剂科竭尽所能,通过各种采购渠道,备齐相关医用耗材物资,全力保障新冠病毒救治药物供给。
后勤科甘当“幕后守门人”,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,努力做好服务患者的后勤保障。
医务科、护理部分批次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新冠肺炎救治技能培训、考核,提高医院整体救治能力,储备能够随时顶替的“后援队”。
物有甘苦,尝之者识,道有夷险,履之者知。在这场充满艰辛的战斗中,医护人员们用夜以继日的坚守,筑起了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屏障,用大爱无疆的医者初心驱散冬天的寒冷和阴霾。冬已至,春可期,让我们共抵阴霾,迎接暖春到来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