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仪征市中医院!
  今天是 
正在加载

 
考试在即,紧张、焦虑、睡不着,怎么办?

来源:仪征市中医院 时间:2023-06-05
 

高考、中考的六月份即将到来

一些孩子难免出现考前焦虑

甚至还因此出现了

失眠、多梦、易醒、心慌等情况

这样就容易导致

白天注意力不集中

记忆力衰退

学习效率下降

......

为了备考

有些学生常常不分昼夜地读书学习

非常辛苦,但是往往越是这样做

学习效率反而越低

这是因为长期昼夜颠倒的学习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,而人体只有阴阳调和,其生理功能才能达到正常状态。所以说,好的睡眠是最好的抗焦虑药、抗抑郁药,睡好觉至关重要。

把握“困点”,睡好“子午觉”

针对由各种压力导致的失眠,在适当药物介入之前还是要优先尝试通过调整睡眠节律,把焦虑控制在可控范围。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抓住自身的“困点”,睡好“子午觉”。

由于学业压力大,不少学生习惯晚上学习到深夜。正常的睡眠时间一般是7-9个小时,磨刀不误砍柴工,睡好觉,学习、工作效率才能提高。学生最晚要在23点之前入睡。根据中医阴阳和子午流注理论,“子时一阳生”,在子时(23点-1点),此时阳气开始萌发,如果23点之后再睡觉,很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,从而产生健康问题。而大部分课堂学习、考试都是在白天,只有晚上睡好觉,才能把生物钟的最佳状态调整到白天,有利于更好地发挥。

什么时候该睡觉,身体也会告诉你。我们往往会在晚上某一个时间点感觉有困意,这个时间点即“困点”。“困点”是身体发出睡眠需求的信号,这个时候应该直接去睡觉,可以达到迅速进入睡眠状态且一觉睡到天亮的效果。如果熬过了“困点”,入睡通常就变成了一件难事。

这时有人会问,如果下午困了怎么办?这就是需要睡午觉了。我们午觉时间不要太长,午觉睡得太久容易影响晚上睡眠,一般最好在半小时以内。即使睡不着也没关系,闭眼躺半小时也能让人放松。有些人入眠非常快,半小时便可以进入深睡眠状态,被闹钟叫醒后会非常难受。针对这种情况,可以在次日午睡时设定25分钟的闹钟;如果醒来后还是很难受,第三天就定20分钟;还不行,第四天就定15分钟。一般来说,15分钟以内仍然是浅睡眠状态,醒来不会特别难受。如果定了15分钟的闹钟,被唤醒后还是非常难受,那就一定是有睡眠障碍,需要去医院进行诊治了。

失眠症状有不同,听听中医怎么说

中医认为,人的清醒和睡眠是阴阳相交运行的结果,白天阳气在外,故人都清醒,这称之为“寤”;到了晚上阳气入于阴,所以人要睡觉,这就是“寐”,但是不同的人发生失眠还是有各自的特点的。

发生考前失眠的人群大多都是青少年、年轻人,他们阳气偏旺,发生失眠一方面是因为熬夜复习容易伤阴,导致阴液不足,所以阳气就相对偏亢,另一方面是由于复习备考,学习压力大,导致很多学生性情急躁,加之长期伏案学习,人体气机不畅,这样就易致肝郁化火,因而此类失眠就是中医所说的“实证”,临床可见急躁易怒、口干口苦等症,可使用丹栀逍遥丸等中药进行调理。

第二种情况就是,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较晚,晚上家长们要给孩子加个餐,但由于夜间吃完后往往没有活动,这样吃进去的食物导致生火、生痰,痰火会扰动心神,影响睡眠,这些临床可见有胸闷痞满、口苦、消化不良、舌苔厚腻等症,可服用保和丸等。中医说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遇到此类情况,晚餐时间不宜太晚,且晚餐或夜宵不能过于丰盛,要避免高脂肪、高蛋白、难消化的食品。

  三个传言辨辨辨,消除误区助安眠

(误区一)每天睡够八小时,什么时间睡都没关系

中医学讲究“天人合一”,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,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,人的身体状况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,所以人的作息活动也要顺应自然界日夜晨昏的运行变化。长期昼夜颠倒会引起身心健康问题。因此,睡觉不仅仅是计算睡觉时长,更要选择正确的时间,这个对于备考的学生们来说更为重要。

(误区二)睡前做剧烈运动,身体疲惫就易入睡

现在有很多人由于工作的原因,所以都选择在晚间进行体育锻炼、健身、跳广场舞等等。但是强度稍大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在白天进行,晚上建议进行散步、打拳等舒缓的运动。因为较剧烈运动会让晚间本应“入阴”的阳气进行了扰动,有些人晚上进行了一些健身运动后尽管感觉很累,但躺下来却没有了睡意,这就是“阳不入阴”的结果。而对于备考的学生们来说,晚间剧烈运动或许没有,但是伏案过久,适当深深懒腰,做做深呼吸、扩胸运动、空手跳绳,流通一下气血,也是有助于睡眠的。

(误区三)睡前两小时不进食,否则会影响睡眠

前面说了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晚夜间吃太多、太饱、过油确实不利于睡眠。但人的胃排空一般在3-4小时,很多学生熬夜苦读,消耗过大,临睡前往往胃子已经空掉,随之而来的就是饥饿感,甚至有胃酸,如果这时强行入睡,反而容易出现一些消化问题。针对这种情况,可以让孩子们在睡前吃点面包、饼干,喝一点温牛奶,让胃酸有所中和,以免饥肠辘辘导致难以入眠。

   

版权所有:仪征市中医院

地址:仪征市沿山河路899号

苏ICP备2024141059号-1

苏公网安备32108102010072号